教育部簡報〔2025〕第22期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推動高水平大學開展教師教育。南京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依托“國優計劃”試點高校,傳承教育家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特色理念,探索在高水平綜合大學培養中小學教師,加快構建“以優育優、多元融通”的高層次基礎教育教師培養新模式。
一、建立“學科—平臺—隊伍”學術資源整合轉化機制,持續深化科教融合實踐
(一)加強學科交叉轉化。發揮高水平綜合大學優勢,成立陶行知教師教育學院,推動教育學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五大學科的深度交叉,依托物理學、材料學、化學等5個國家級教學實驗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英語學科的語言實訓室,開展教師教育教學創新工坊、微格教室等,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國優計劃”研究生提供實踐教學平臺。建立跨院系、跨學科師資團隊聯合授課機制,構建“教育學課程(通識)+學科專業課程(專業)+實踐類課程(行業)”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建設學科融合類課程10門。
?。ǘ┩苿悠脚_功能重構。通過校地共建,與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合建“研究生工作站”,與近50所江蘇省高品質示范高中建立教育教學實踐基地及“國優計劃”聯合培養基地,合作基地中學年均接收教育類實習學生60余人。與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針對課程改革、考試評價、就業政策等改革開展聯合研究。整合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資源開設“南京大學教師教育數字學堂”,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國優計劃”研究生開設“師德師風”“課標培訓”“科學素養”“綜合育人”四大課程模塊,以數字化賦能高水平綜合大學教師教育。
?。ㄈ┩菩卸嘀黧w協同育人。整合學校優秀學科專業師資、教育學師資,正高級以上、獲市級以上教學名師稱號的實踐基地中學教師資源,形成專項指導教師庫,實行“教育學導師+學科專業導師+行業實踐導師”三導師制,分別傳授教育通識、學科知識與教學技巧,全面提升學生學科素養、教育素養、教學與科研能力。
二、創建“項目互嵌—學科融合—知行合一”的辦學和評價機制,著力促進跨學科協同合作
?。ㄒ唬嫿ǘ嘣椖咳诤系挠梭w系。通過創設多元項目體系,探索實施多學科招生遴選、跨學科課程開發、教研融合以及個性化實習實踐等育人新機制、新舉措,實行全過程、全要素支撐的整合式培養。實施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項目、“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項目,近五年累計招收研究生200余人;設立“師陶計劃”本科生和研究生短期證書項目、“行知計劃”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為全校各專業全學段非師范類學生提供教師教育課程及實習實踐機會,近五年累計招收150余人,拓寬后備人才蓄水池。
?。ǘ嫿ǘ鄬W科融合的跨界培養模式。橫向整合7個A+學科資源,縱向聯動江蘇省教科院、50所示范高中及32個名師工作室,形成“課程共研—師資共聘—質量共評”閉環系統,打造跨界協同育人生態。創建院士領銜的“科學+教育”專家團隊,培育科學教育教材建設基地,累計編寫科學教育類教材12本,創辦專業學術期刊《科學教育研究》,豐富高質量教育教材供給。推動陶行知教師教育學院和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合作共建“人工智能科學教育實踐基地”,作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國優計劃”研究生的實踐培養基地,深度融合AI技術與實驗教學,打造“人工智能+科學教育”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新范式。
?。ㄈ﹦撔聦嵺`能力導向的評價體系。修訂《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學實踐管理辦法》和配套培養方案,明確實踐能力考核指標,建立“教學技能競賽+實踐能力測試”雙軌評價體系,在學習評價中增設實踐教學能力測試,采用專題研究論文、調查研究報告、案例分析報告等多樣化考評形式,拓寬學生評價路徑。實施“1+1+1”進階培養(1個研究課題+1學年駐校實踐+1項教學競賽),學生全覆蓋參與教育改革課題研究,構建“校—省—國”三級競賽體系,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用,強化知識內化與技能轉化。
三、建立“職前培養+職后發展”一體化育人機制,有力保障基礎教育人才持續供給
?。ㄒ唬﹦撔隆罢!纭眳f同育人機制。構建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學、社會組織四方聯動的人才培養模式,聯合江蘇省內外186所優質中學、近100所教科院所開展深度合作,構建“訂單式”培養機制,形成專項人才輸送通道。聯合南京、無錫、蘇州、鎮江等地方教育部門舉辦10余場“國優計劃”人才專場招聘會,引導支持學生到基礎教育學校從教。近年來,累計為中學輸送研究生層次的優秀教師后備人才近1000名,涌現出全國三八紅旗手、國家督學等杰出校友29人。
(二)打造全鏈條就業保障體系。制定“地方政府—高?!行W”三方聯動的就業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化各相關單位的聯動,凝聚工作合力。構建“引才工作站+種子教師研修營+中小學招聘就業信息系統”三維支撐平臺,與無錫等地方教育局緊密合作,共建“地方教育南京大學引才工作站”;聯合舉辦面向優秀碩博研究生的教師職前培養研修活動,形成“種子教師研修營”等特色項目;建設常態化畢業生就業工作調研制度,設立“中小學招聘就業信息系統”,監測學生赴基礎教育領域的從教意愿和就業去向,定期通報就業進展情況,實現從培養到就業的無縫銜接。
?。ㄈ嫿ń處熃K身發展支持網絡。深度參與教育部“雙名計劃”、江蘇省“蘇教名家”等培訓項目,打通“職前培養—職后提升—學歷進階”成長通道,聚焦培養高層次教育行業領軍人才,設立教育博士專業學位點,向合作中學教師開放高層次學歷學位提升渠道。搭建職后發展支持服務體系,立足教師教育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培訓基礎教育領域校長和教師5000余人,開展“西部行知計劃”科學教育公益培訓項目,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西部地區,推動西部教師教育體系不斷發展完善。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