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2025中意大學校長對話會在京舉行。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意大利大學和科研部部長貝尼尼出席對話會并發表主旨演講,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與意大利共和國大學和科研部部長聯合聲明》。
懷進鵬表示,一年前,2024中意大學校長對話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共同會見了兩國高校代表,對下一階段中意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提出殷切期望。一年來,兩國高校積極落實元首共識,有效推動中意高等教育合作實現新升級,逐步打造了從單一人員交往到以項目平臺為支撐、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為重點、東西文明互鑒的合作新格局,合作機制更加成型、合作領域持續拓展、合作方式不斷創新,充分體現了兩國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度與活力,體現了中意大學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責任和擔當,展現出中意高等教育合作的巨大潛力。
懷進鵬指出,大學創造了現代世界、現代文明,當今時代呼喚大學變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需要大學認清和把握其中的特點與規律,在知識更新與商業價值轉化、學科交叉融合與科研創新、產學研多方協同等方面準確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推動高等教育變革,培養未來人才,更好服務人類可持續發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懷進鵬表示,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四中全會為下一個五年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擘畫了藍圖,也將為中意互利合作帶來新機遇。中意高等教育互補性強,合作基礎扎實,雙方構建更加開放互信的創新合作生態網絡前景廣闊。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攜手推進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領域的深度合作,二是攜手探索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互支撐、良性互動的有效機制,三是攜手踐行科技向善、文明進步的共同追求。
貝尼尼表示,本次對話會是雙方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的具體行動,標志著意中教育合作交流開啟新的篇章。雙方交流成果豐碩,祝賀本次對話會推動兩國高校在人才培養、聯合科研、學生交流等領域達成一批新的合作協議。科學發展離不開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技術進步離不開文化藝術的支撐。意方高度重視將科學和人文藝術相結合,推動大學科研人員、藝術設計人員和產業界深度合作,發揮學科交叉優勢,將高??萍汲晒D化成為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的產品,期待與中方就此開展合作,共建創新網絡。雙方應進一步深化文化、音樂和藝術教育領域交流,開展文明互鑒。
教育部副部長任友群主持會議。中意兩國60余所高校和機構代表出席對話會,并就有關話題進行研討。對話會上,中意兩國高校和機構簽署16份合作備忘錄、協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