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的優勢,聚焦立德樹人關鍵課程,深挖用好理論和實踐“富礦”,一體化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
注重系統謀劃,構建育人新格局。強化示范引領,推動領導干部上講臺講思政課制度化、常態化,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領導班子成員進校園講授思政課100余場次,帶動全省黨員領導干部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5000余場次,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行動方案》《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的行動方案》等文件,成立省級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指導組,在福州試點建設“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驗區”,完善省市縣校四級落實機制。依托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福建—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市教育局、廈門市教育局牽頭建立“閩西南、閩東北”兩大片區思政課一體化區域聯盟,打造大中小學一體化教研共同體,組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巡回指導組,深化區域聯動。
聚焦課程質量,守好育人主陣地。深挖特色課程資源。建設7個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高校研究基地,推動專家學者系統梳理和研究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挖掘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開創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推出《真正把教育擺在先行官的位置——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關于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等高質量研究成果,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課程資源,建設以“習近平與福建教育故事”等為故事題材的教學素材庫,為講好福建特色思政課提供基礎支撐。編寫特色教學資料。支持5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組織編寫《追尋足跡 感悟思想》《福建紅色文化讀本》《一片赤誠在閩東》等福建特色讀本,用好用活《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習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訪實錄,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重大實踐和重要論述進課程。打造特色精品課程。推動各高校馬院院長、中小學黨委書記、校長帶頭講授思政課,省級遴選大中小學思政課精品課1000堂,推動各地各?;罨锰厣Y源,開設《<習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訪實錄精讀精講》《習近平與閩大》《真理是甜的》等特色課程100余門,打造更多有“福建味道”的思政“金課”。
創優實踐教學,打造育人大課堂。建好用好實踐教學基地。省內17個國家級、96個省級、100余個市級基地,挖掘古田會議會址等50個省級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研究基地、紅色文化弘揚基地等資源,推動大中小學與實踐教學基地結對共建,試點建設“晉江經驗”館等大中小學研學營地基地300余個,將福建的紅色歷史優勢轉化為辦好思政課的資源優勢??茖W規劃實踐線路。將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走過的山山水水轉化為實踐教學課程內容,編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福建省教育系統精品研修手冊》,設計6大主題、12條思政課教師研修精品線路,統籌規劃各學段研學實踐的目標設計、內容銜接和時間安排,規劃設計“滴水穿石之路”等350條精品路線,開發實踐課程425門,為師生提供“菜單式”研學實踐指南。推進“行見八閩”研學實踐圈建設。打造省級部署推動、地方協同配合、大中小學校一體融入的實踐育人新格局,試點建設200余個實踐研學點,串點成線、連線成圈,不斷擴大實踐圈層效應,教育引導學生從“行見八閩”走向“讀懂中國”,在實地實景、真人真事中追尋領袖足跡、感悟思想偉力。
建強師資隊伍,鍛造育人主力軍。選優配強師資。不斷推動思政課教師隊伍數量提升、結構優化,遴選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的135名親歷者、見證者為指導教師,選聘勞動模范、奧運冠軍、大國工匠等擔任“大思政課”特聘教授,邀請國家功勛人物、學科領軍人物等與學生面對面,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共同看變化、話成就、感黨恩。加強培養培訓。開展省級大中小學思政課聯動式備課、培訓活動,近三年選派3000余名思政課骨干教師參訓;鼓勵大中小學互派教師掛職進修,常態化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交流展示、集體備課、同課異構等活動,每年組織開展“名師好課送教”活動50余場,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質、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加大激勵力度。在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一體設計大中小學思政課成果評選規則,實現大中小學思政課成果“單設標準、單列指標、單獨評審”;福州市出臺中小學專職思政課教師專項補貼制度,成立20個思政德育名師工作室,每個工作室每年安排專項經費,不斷提升教師講思政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